【益槌看点】互联网公益的十个小常识

[2021-08-09 09:58:51]    编辑人:hypmh    次浏览
  7月18日18时至21日0时,郑州出现罕见持续强降水天气过程,受灾严重。 
  腾讯、阿里巴巴、百度、拼多多、美团、小米等诸多企业纷纷捐款捐物,援助救灾。这场公益“竞赛”,集中地展示出互联网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向善之心。
  不止是援助郑州,近年来,巨头做公益已经常态化。
  互联网企业做公益,靠的是技术创新。我们看到今日头条的“头条寻人”、巨量引擎的“科技+互动+营销+公益”,我们看到腾讯的“公益向善”,我们看到蚂蚁的“沙漠森林”……这些都是属于互联网公益的社会创新。
  互联网企业做公益,是最好的广告。比如,很多企业因为援助郑州,而上了热搜,甚至促使了直接带货的价值。
  互联网企业做公益,也有商业的考量。从经济学的角度看,慈善也是一种商品,有成本也要有收益,通过公益慈善事业,企业希望收获声誉。但不可否认,这些善举大大造福了社会,也通过互联网把更多人联结在一起。
  善念不分大小,公益不问目的。感恩公益,感恩这一份不完美的小美好。梳理互联网企业多年来做公益的历程,可以总结出其中的一些基本原则。
  1、巨头的尽头是公益。这些互联网大厂们,靠着斗志勇气,靠着一行行代码,靠着想象力,靠着不断的自我迭代,最终构建了深厚宽广的护城河,复利在一年年叠加,公益是最好的回馈社会方式,是马斯洛需求层次中最高级的自我价值实现。
  2、透明是公益最好的土壤。善心善意善念是人类的共识,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将善行付诸实践,根本原因是过往的公益暗箱,看不见善良具体的流通路径,加上屡屡的诈捐实践让人心生。这一点,正在因为互联网,一点点地改变进化。
  3、公益可以是商业,也可以不是商业,这取决于不同主体的不同意愿。如果公益能够成为商业闭环的一部分,像流水一样,活水才更有生机。 
  4、公益也可以有意思。不是所有的公益都是苦大仇深的,公益不等同于捐款出钱,公益应该有更多元的形态,让最大公约数的人感兴趣了解、感兴趣参与,还应该有足够的精神成就感。
  5、深耕公益的数字化。互联网公司的公益构筑在数字化的产品和技术之上,它们也有能力帮助传统的公益机构进行数字化变革,提升运营效率,公益数据可以上云,也让公益更加透明化。公益的心态、商业的手法、技术的力量三者结合,才是最好的公益形态。
  6、可持续性的公益要靠长效的机制。要使公益可持续,不能只依靠大机构、大企业的单方面输出,而应该建立长期可行的机制,让更多人参与进来,实现公益靠人人、人人靠公益,为社会系统性问题提供解决之道。 
  7、最好是多方共赢的。企业做公益可以多从自身的优势出发,既能物尽其用,也能节约公益的成本,起到良好的品牌宣传效果。
  8、公益的互助性决定了其天生的社交产品属性。因此,依托拥有数亿用户产品的强社交联系,公益可以最快、最直接地带动更多人参与进来,提升公益的效率。
  9、技术驱动的公益,面向现在和未来,也可以面向过去。公益可以转换思路,解决静态的过去的难题,以造福更多后来人。 
  10、公益洗涤初心。心存善念,心存正义,心存热爱。公益会净化这个社会的戾气,也会反向让企业更明确自己的使命初心,走得更稳更踏实。
  公益不是被逼迫的社会责任,公益不是假惺惺的逢场作戏,公益不是为了利而无中生有的益。公益是企业家到了一定层次的自然进化,公益是存在每个员工心里的善良,公益对整个社会公平的感性温暖和理性分配。
  公益洗涤初心,公益让初心看到星辰大海。
来源:巨头财经